1.知识竞赛的赛制
每个单位知识竞赛想法均不一样,赛制也就不同了,这里我介绍一场我们承办的中石化的党建知识竞赛的赛制,供大家参考。
本次竞赛采用天纵知识竞赛软件网络版高级版,每个代表队可以在自己的客户端电脑上答题。竞赛环节包括以下:志在必得为必答题:l 必得有3轮,每轮8题,共24题;每题10分,答对加10分,答错不扣分。
l 第一轮由各代表队的第一号选手首先回答,第二轮由各代表队第二号选手回答,第三轮由各代表队第三号选手回答,其它队员不得代为作答或补答,也不能进行任何提示,否则不得分。l 时间不得超过30秒,违者视作答错。
奋勇争先为抢答题:l 抢答题共24道。每题10分,答对加10分,回答错误、不完全、超时扣10分。
l 主持人念完题说预备后,屏幕倒数3秒后,各代表队方可按键盘上空格键或回车键进行抢答,否则视为犯规,扣代表队10分;每题答题时间不得超过30秒。 争分夺秒为快速答题:l 由选手从8组题目中任选一组回答,答题时间为1分钟,其中包括主持人问题时间。
每题分值为10分。在规定时间内,选手回答12道问题并回答正确得满分。
l 每队的三位选手可以轮流快速回答。合力推进为各方阵队答题l 合力推进共有8组题,每组有3题,答对1题加10分,答错不扣分。
l 由各方阵队按1-8号顺序自选8组题目中任一组回答。极速登峰为风险题:l 风险题分为10分、20分、30分三类,各代表队可视自身积分自由选题或弃选,答题时间分别为30秒、60秒、90秒。
l 各代表队按1-8号顺序统一在风险题比赛开始后选题,题目一经选定便不得更改,已选过的风险题后选的代表队不得重选,答对加相应分数,答错扣相应分数。 l 各代表队首先选择分值,然后在相应分值内选择题号;代表队可在讨论后,选派一名选手作答,另一选手可在规定时间内补充。
答对加相应分数,答错扣相应分数。附加赛规则:l 风险题比赛结束后,如果有两支以上代表队积分相等而影响获奖等次评定时,积分相等的代表队进行附加赛。
l 附加赛题型为抢答题,规则同前,答对一题加1分。l 若两队进行附加赛,加赛3题;若三队进行附加赛,加赛5题;若四队进行附加赛,加赛7题;依此类推,直到决出名次为止。
赏析:1、规则设计象电影一样,从低潮向高潮不断发展,特别是到了最后的争分夺秒和风险题,现场气氛一步一步推高。同时兼顾了现场观众(设计了“合力推进”这一观众答题环节。
如果条件许可,可以在此环节对答对的观众发一些小礼品),让观众参与其中。2、题目一步一步变难,开始的必答题较简单,每人都要回答,基本是送分题,为选手热身之用。
每个队都能加分,这样就不会一开始就冷场。也以轻松的节奏进入竞赛,缓和了竞赛开始时的紧张气氛,让选手能很好地进入以后的竞赛。
后面的风险题随着分值的增加,不断变难。这样才可将各队分值差别拉开。
3、题目数量控制在200道左右,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左右,这样不是太长的时间不致让选手和观众感觉太累。不是太短也不会让观众觉得意犹未尽,草草收场。
4、考虑周全,为了防止竞赛完后有的队分数相同,增加了附加竞赛,以在相同成绩的队中再分出胜负。抢答题开始时,用一道题做一下抢答键盘的测试,以障显竞赛公平性。
2.数学竞赛的赛制是什么样的
数学竞赛赛制分为预赛,复赛(联赛),决赛。
预赛的时间在6月份,全国在校高中生均可报名参加,考试形式为笔试,试题难度略高于高考。数学竞赛预选赛在各地学校举行,通过预赛并拿到一定名次的同学可晋级参加复赛。预赛只是挑选有资格参加复赛的考生,不产生任何奖项,对于自主招生没有实质性作用。通过预赛的同学在9月初可以参加联赛,联赛的难度大于预赛。
在联赛过后,各省划线按排名获得一二三等奖(即省一、省二、省三),一等奖中靠前同学获得省队资格,代表所在省参加CMO比赛,CMO是全国性比赛,统一阅卷按排名 获得金银铜牌,金牌前60名左右进入国家集训队,集训队多次考试选拔后,有6人会入选国家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(IMO),IMO同样是按分数高低排出金银铜牌,比例为1:2:3。
3.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比赛规则
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比赛规则:
在“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”的方针指引下,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方兴未艾,特别是连续几年我国选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使广大中小学师生和数学工作者为之振奋,热忱不断高涨,数学竞赛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、健康、逐步深入地开展,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,特制定《数学竞赛大纲》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。
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“数学教学大纲”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。《教学大纲》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:“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,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。”
具体作法是: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,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,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”,“要重视能力的培养……,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,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、综合、归纳、演绎、概括、抽象、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。
同时,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”。《教学大纲》中所列出的内容,是教学的要求,也是竞赛的最低要求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与灵活运用能力,特别是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,有更高的要求。而“课堂教学为主,课外活动为辅”是必须遵循的原则。
因此,本大纲所列的课外讲授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,分阶段、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,并且要贯彻“少而精”的原则,这样才能加强基础,不断提高。
扩展资料:
知识范围
全国高中数学联赛(加试)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,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,所增加内容是:
1.平面几何
西姆松定理;
三角形旁心、费马点、欧拉线;
几何不等式;
几何极值问题;
几何中的变换:对称、平移、旋转;
圆的幂和根轴
面积方法,复数方法,向量方法,解析几何方法。
2.代数
周期函数,带绝对值的函数
三角公式,三角恒等式,三角方程,三角不等式,反三角函数
递归,递归数列及其性质,一阶、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;
第二数学归纳法;
均值不等式,柯西不等式,排序不等式,切比雪夫不等式,一元凸函数及其应用;
复数及其指数形式、三角形式,欧拉公式,棣莫弗定理,单位根;
多项式的除法定理、因式分解定理,多项式的相等,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*,多项式的插值公式*;
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,根与系数的关系,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;
函数迭代,求n次迭代*,简单的函数方程*。
3.初等数论
同余,欧几里得除法,裴蜀定理,完全剩余系,不定方程和方程组,高斯函数[x],费马小定理,格点及其性质,无穷递降法*,欧拉定理*,孙子定理*。
4.组合问题
圆排列,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,组合恒等式;
组合计数,组合几何;
抽屉原理;
容斥原理;
极端原理;
图论问题;
集合的划分;
覆盖;
平面凸集、凸包及应用*。
有*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,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。
参考资料:搜狗百科--全国高中数学联赛
4.某学校4位同学参加数学知识竞赛,竞赛规则规定:每位同学必须从甲
由题意知这4位同学不同得分情况的种数分五类:
(1)两人得30分,余下两人得-30分,有C42=6种情况;
(2)一人得30分,余下三人得-10分,有4种情况;
(3)一人得-30分,余下三人得10分,有4种情况;
(4)一人得30分,一人得-30分,一人得10分,一人得-10分,有A43=24种情况;
(5)两人得10分,余下两人得-10分,有C42=6种情况.
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得到共有6+4+4+24+6=44种情况.
故选D.
5.在一次数学知识竞赛中,竞赛题共30题.规定:答对一道题得4分,不答
设得奖者答对X道题,竞赛题共30题,则不答或答错30-X道题。
答对一道题得4分,则得4X分。不答或答错一道题倒扣2分,则倒扣2(30-X)分。
得分不低于60分者得奖,则4X-2(30-X)>=60。解不等式方程得X>=20,即得奖者至少应答对20道题。
扩展资料:一元一次不等式方程解法:(1)去分母: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和3,把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,得到整数系数的小等式。(2)去括号:根据上括号的法则,特别要注意括号外面是负号时,去掉括号和负号,括号里面的各项要改变符号。
(3)移项: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,一般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不等式的左边,常数项移到不等式的右边。(4)合并同类项。
(5)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: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2或3,特别要注意系数化为1时,系数是负数,不等号要改变方向。(6)有些时候需要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百科知识网 » 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规则(知识竞赛的赛制)